《最后的儒家》epub,txt,mobi,azw3,kindle电子书免费下载

2021-03-01 421 0

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爱书小站】(aishuchao2021),首页回复书名或者数字3027, 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作者:
(美)艾恺
书号:
Douban Books, 9787513536288
标签:
传记, 国学, 近代史, 梁漱溟, 民国, 文化, 中国知识分子与思想,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
格式:
AZW3, EPUB, MOBI, TXT
路径:
点击打开
id:
3027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是海内外第一部研究梁漱溟的专著,深入考察了梁漱溟的成长背景、思想发展轨迹、重要社会活动,并将之置于世界性反现代化思潮的大背景下予以解读。本书1979年获美国历史学会东亚史研究最佳著作奖。
《最后的儒家》是我读过的思想史传记中首屈一指的著作。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以及梁漱溟本人的深入见解在书中比比皆是,构思和文笔彰显出大师功力,仅仅是第一页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了。本书虽说是严谨的史学著作,各种资料来源不啻几百种,却如小说般让人读得津津有味。 ——谢伟思(John S. Service)美国资深外交官、1944年作为美军迪克西使团成员访问延安
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从性情、智慧、个人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一般社会上的名人、名流不同,像胡适之、梁任公等“时代名流”,没有一个超过他的。——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 牟宗三
环顾当今之世,在知识分子中能有几个人不唯上、唯书、唯经、唯典?为此舞文弄笔的人也不少,却常常不敢寻根问底,不敢无拘无束地敞开思想,进行独立思考。可见要真正做一个思想家,是多么不容易。正因为是物以稀为贵吧,我对梁先生的治学、为人,是一直抱着爱慕心情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费孝通
梁先生的人生有点像个圣人,圣人悲悯持世,进而止不住要救世,总想把自己的思想付诸行动,来改善这个社会。一般的读书人安于书斋,只满足于笔下风云,多徘徊于砚中风韵。从这个意义来讲,梁先生有些类似于甘地这样的圣者,通过自己的不断奔走感化大地,于改造人生与社会中践履一己的感悟。——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许章润
艾恺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视角,方便我们审视中国革命,思考何为奉献和责任……有鉴于此书与中国目前的问题息息相关,并圈点了当代中国领导人无法回避的思想社会的难题,其出版可谓逢时矣!——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

节选

1930年到1949年之间,梁漱溟在连续发表的六部著作和上百篇论文中系统地阐述了一套文化理论,此理论比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的阐述更复杂、缜密,也更为详尽。如果只是粗略地浏览一下这些大段的推理,我们得到的是这样的印象,即梁漱溟完全抛弃了他20年代初提出的文化理论;随之被抛弃的还有超历史的延续论、唯识学、印度、直觉、活力论和仁。西方思想家和他们的思想不再发挥任何作用,他们的位置被一些新的名词和概念所取代。但是,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就会发现,梁漱溟非但没有否定或抛弃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所表达的思想,反而对这些思想作了更为详尽的阐释。

如果说内容没有变的话,那么梁漱溟总的方法和分析的要点则从哲学转向了社会学和史学。梁漱溟说,以往在定义中国文化时,人们往往忽略了社会及其结构。 【1】 的确,他的文化理论的第二次表述可以被命名为“中西文化及其社会”。梁漱溟指出,中国文化在历史上一直是独一无二的。它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比起其他文化,它绵延的历史更悠久,传播得更广泛,同化了更多的人民,影响了更多的邻近文化。这种令人敬畏的力量其精髓是什么呢? 【2】

对西方社会的探讨

为了寻求答案,梁漱溟将中国和西方的社会发展作了系统的比较。宗教是历史上最大的分水岭,是它将中西方置于不同的发展轨迹上的。梁漱溟大概会同意像艾略特(T. S. Eliot)这样的文化保守主义者的观点,认为所有人类文化在开始时都要依赖宗教,或与之不可分割。 【3】 但是,西方的宗教用严格的组织和教规造就了共同生活的“习惯”。这种生活则为后来政治的、社会的及经济的组织提供了基础。 【4】 由于这些团体之间经常竞争与斗争,它们的内聚力便日趋强大,这种内聚力反过来又湮没了个人。从广义上说,这就是单一民族国家(西方团体组织的终极形式)的本质。 【5】 梁漱溟认为,这种宗教强加的极权主义和中世纪禁欲主义最终导致了一股强烈反作用的产生,其表现形式为个人主义、民主和享乐主义。 【6】

梁漱溟对西方社会发展的总的分析实际上是一种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梁漱溟写道: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就在于依经济划分的利益集团之间循环往复的“正反合”式的斗争。国家不过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7】 西方的历史就是一部个人之间、阶级之间、民族之间斗争的历史、竞争的历史、对抗的历史。在其所造成的社会变迁中,政治形式、宗教、文化等上层建筑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的。实际上,梁漱溟是赞成历史唯物主义的。

马克思以机械观的眼光来解说社会的蜕变演进,我想在欧洲或是适用的。因为当人的意识被役于盲目的生命时,经济的必然性就在机械地起作用。若从经济上握其枢机,推论其必然之势,亦何不可。唯物史观所以说来近理的,大概是这个原故吧。 【8】

正如《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所讲的那样,梁漱溟将以机械的原则计算得失视为西方社会运作的典型特征。在启蒙运动之前,这种计算是为了解决精神上的忧虑,即能否进入天国或能否得到上帝的惠助。后来,这种计算变成了经济的和享乐主义的计算,但这个原则是贯穿始终的。纵观古今,西方人一直都被这个或那个外在的异己力量统治着——要么被上帝借助神父统治着,要么被国家借助法律统治着——同时相应地做着不同的计算。通过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团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的斗争和相互影响,“权利”这个冷冰冰的法律概念就出现了。其结果是,除了法律形式以外,人们之间不存在义务。 【9】 西方人这种注重外在形式和寻求满足的另一个结果就是近代科学的产生。

中国:宗教的灭亡

为什么中国没有按照这个标准的模式发展呢?中国文化也发端于宗教——它曾经是商代和周初封建制度意识形态的支柱。但中国早期的圣人——尤其周公和孔子——有着非凡的洞察力。他们认识到了宗教会将个人与人性分离的性质,于是就开始用纯粹的伦理来取代宗教。人靠自己而不是什么外在力量维持人性。结果,中国人就没有造就出伟大的宗教,也没有发展出在组织内生活的习惯和凌驾于家庭之上的集体。这一点对他们文化的性质是至关重要的。 【10】

直到周朝灭亡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还是沿着常规的道路前行。那时,社会由农奴和贵族这两个相互对抗的阶级组成,社会秩序靠暴力维持。那个时代的世界观还是有利于科学思想的产生的。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些类似今天的民族国家,它们彼此之间相互竞争。但在此时,“士”的阶层也开始转向圣人所发现的“理性”。这些独立的知识分子既不是贵族也不是农奴,他们在社会中没有固定的经济地位。他们既不尊重贵族的世袭统治权力,也不尊重贵族的军事力量。他们完全能胜任政治事务,却不一定非要为官。由于他们的出现,旧的封建制度瓦解了(因为这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了),但是又没有新生的资产阶级出来取代封建制度。中国社会也就进入了两千年周而复始的停滞阶段:没有形成明显的阶级,但也没有实现经济上的平等;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民族国家,但又保持着一个文化实体的完整性;没有很好地实现孔子的理念,但又不能抛弃这些理念。正如梁漱溟在其早期论著中描述的那样:中国处在一种过渡状态中,圣人过早的意识飞跃使其偏离了自然发展的轨道。 【11】

相关文章

《王座上的幽灵》,[美]詹姆斯·罗姆-epub,txt,mobi,azw3,pdf电子书免费下载
《革命时期的爱情》,王小波-epub,txt,mobi,azw3,pdf电子书免费下载
我生于美洲》,[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epub,txt,mobi,azw3,pdf电子书免费下载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走读》,黄永玉-epub,txt,mobi,azw3,pdf电子书免费下载
《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epub,txt,mobi,azw3,pdf电子书免费下载
《夜莺与玫瑰》王尔德-epub,txt,mobi,azw3,pdf电子书免费下载

发布评论